張建安(中冶焦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,遼寧大連116000)
【摘要】針對北方寒冷地區冬施混凝土初期凍害,如疏松、空鼓、表面起灰、裂縫、裸筋等種種質量通病,從水泥水化硬化進程,緩慢、干擾等方面分析其深層原因,并提出了相應對策。
【關鍵詞】凍脹;失水;疏松;裂縫;防止對策
我國北方寒冷地區都有相當一段冬期混凝土施工,無論是工業與民用建筑,老廠技術改造都往往受施工網絡計劃或保產增效要求的約束,工期緊迫、干擾因素較多、疏于防范等原因。疏松、空鼓、裂縫、表面起灰、裸筋等缺陷時有發生,成為急待解決的關鍵問題。
1.冬施混凝土常見多發的質量通病及原因分析
1.1冰夾層”及結構疏松
現代混凝土的基本特征是多種混凝土外加劑和摻合細粉的應用,以及水平與垂直泵送快速澆筑。盡管使用高效減水劑或復合防凍劑措施,但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往往達到180±30㎜。水灰比、水膠比均分別達到0.60、0.55 以上。混凝土振搗澆筑后,多余的游離水在六種混凝土組成材料中密度為1 左右,是最小的。在浮升過程中往往在粗集料(碎石)的下面集聚,由于溫度驟降,防凍劑摻量不足或未摻防凍劑的混凝土快速凍結而形成冰夾層。
水的相轉變凍結成冰體生成約8%的體積膨脹,受到模板制約情況下將產生204 Mpa~240Mpa凍脹應力導致結構疏松。不摻防凍劑的空白混凝土,強度將降低工30%~35%。
俄羅斯科學院克里羅夫(A?Kelilof)教授概括冬施混凝土的早期凍害如下:
(1)粗集料周邊的游離水若遇驟然降溫而凍結,從而形成“冰夾層”;
(2)由于低負溫下水泥水化硬化迅速減慢,C?S?H 凝膠及水化物晶體甚少,水泥石與粗集料,混凝土與鋼筋粘結強度下降;
(3)混凝土中的水,向干燥的周邊大氣中轉移,加之負溫下早期強度較低,易顯“干疏”現象。
1.2水泥石與粗集料,混凝土與鋼筋粘結力下降如前所述,冰夾層導致水泥石與粗集料(碎石)、混凝土與鋼筋粘結強度降低。法格蘭德統計資料認為,空白混凝土受凍強度下降約13%。
造成混凝土強度降低的另一原因是鋼筋混凝土保護層較薄(大約是25㎜~30㎜)。由于覆蓋不及時引起凍結時鋼筋與混凝土的膨脹系數差異(分別為1.05×10–5/℃和0.7×10–5/℃)。極易引起鋼筋與水泥石的“松脫”而降低粘結強度,以及混凝土向干燥的周圍空間水分轉移,而使混凝土干疏。相應對策即塑料薄膜和草墊保溫、保水、保濕層設施成為必不可少的措施。
1.3混凝土裂縫
引起混凝土裂縫的原因極其復雜,多數原因是:
(1)地基不均勻沉降。如軟弱地基由于夯實不夠、地基基坑深度不夠、未挖至凍土深度以下等原因造成地基土不均勻沉降,冬施混凝土的初期抗拉強度頗低,極易產生拉裂。
(2)干燥收縮引起裂縫是最常見的裂縫,水灰比、水膠比較大的混凝土尤甚。
(3)沉裂。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下即下沉,但堅固的鋼筋骨架不產生下沉或相應變形,往往沿著鋼筋走向,在保護層深度范疇產生沉裂。沉裂的特征是裂縫寬度上大下小。
1.4干疏、起灰
冬施混凝土未及時覆蓋,甚至未摻復合防凍劑的空白混凝土,未能在12h 終凝之前及時覆蓋,混凝土中的水迅速向大氣中轉移,而水泥在負溫和低負溫下水化極其緩慢,造成干疏起灰現象。
2.冬施混凝土缺陷的預防
2.1掌握氣象資料,綜合技措預防初期凍害。
冬施期間宜掌握未來3d 最低氣溫和降霜雪情況,以便科學確定防凍劑種類及用量。
2.2提高混凝土與鋼筋的粘結強度。
為防止降低混凝土與鋼筋的粘結強度,一是盡可能選用早期強度較高、抗凍融性能優良的P?O42.5普通硅酸鹽水泥;二是適當延長混凝土拌合物攪拌時間,提高其均勻性并促進水泥水化;三是確保鋼筋表面潔凈度。如清除其表面霜雪、銹斑等;四是嚴格控制混凝土拌合物水灰(膠)比,不得提高水膠比;五是在必要時選擇優質摻合料,如水淬礦渣微粉、硅灰或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在混凝土表面撒一薄層沸石,以吸附游離水降低水膠比,提高混凝土抗凍性。
2.3改善地基基礎設計。
通常按極限承載強度和沉降值設計地基,以此雙控指標設計地基深度和混凝土基礎寬度。以避免地基不均勻沉降。
2.4及時對混凝土采取保溫、保水、保濕措施。
冬施混凝土達到終凝即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和一層草墊以保溫、保水、保濕,提高混凝土強度和耐久性,直至達到允許受凍的臨界強度。
“JGJ104—97”規定:極限最低溫度–15℃,臨界強度4.0 Mpa;極限最低溫度–30℃,臨界強度5.0 Mpa。日本北海道大學長谷川壽夫試驗表明,即使初期受凍混凝土,可在氣候轉暖后連續澆水、覆蓋保濕,可使混凝土強度損失降低至10%以下。
如所周知,混凝土有著耐久性、可塑性良好,具有較高極限強度。原料來源廣泛、成本較低等優點外,致命弱點則是重、脆、裂。通過配筋和引入鋼纖維等措施較好地解決脆和裂的問題。通過使用復合防凍劑和熱拌、覆蓋等綜合蓄熱法措施,解決負溫環境的冬施施工問題。
3援工程實例剖析
某熱軋帶鋼設備基礎,長×高×寬L×B×H=14.5×4.2×1.0m,設計強度等級為C25 混凝土,于1999 年11 月中旬施工。由于未能及時覆蓋塑料薄膜和保溫層,深夜寒流突襲,最低氣溫降至-11℃,混凝土有明顯初期凍害,表面呈黃色、疏松,上表面有散狀冰晶。
發現此種情況,當即鑿除表面120㎜左右受凍疏松層,應用壓縮空氣吹凈表面浮灰,再均勻涂布YJ—302 型混凝土界面處理劑,重新支模澆筑摻5%復合防凍劑、設計等級C25、坍落度為120~150㎜塑性混凝土,覆蓋塑料薄膜和一層草墊子,保水保溫。
縱然后來最低氣溫降至-13℃,但測得混凝土表面溫度卻達到+3℃~+7℃。28d 齡期測得混凝土平均強度達16.4 Mpa,90d 后測得混凝土強度達26.3 Mpa,達105%設計強度,確保了混凝土質量和軋機設備安裝施工。
4.結論
(1)通過在混凝土中引入含有防凍劑—早強劑—阻銹劑—減水劑的多元復合防凍劑,熱拌和覆蓋綜合措施,以克服冬施混凝土初期凍害、結構疏松等缺陷問題。
(2)冬施混凝土必須借助早期覆蓋、保溫、保濕養護解決干裂、剝落、裸筋缺陷。在終凝前,尤應十分重視表面壓抹及薄膜塑料覆蓋保水,以防止表面起灰、干燥、疏松等缺陷。
(3)通過選用P?O42.5 普通硅酸鹽水泥、水渣微粉摻合料和優質復合防凍劑及熱拌、控制水膠比、延長攪拌時間等綜合技術,以確保混凝土與鋼筋粘結強度和結構混凝土耐久性。
【參考文獻】
[1]項玉璞, 郭俊臣.關于寒地建筑技術的發展問題[J].低溫建筑技術,1999(03).
[2]馮浩.外加劑防凍組分對混凝土質量的影響[J].建筑技術,1998(10).
[3]周云麟.水淬礦渣微粉與高強混凝土[J].建筑技術,1997(11)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