肖瀟,王林 (山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粘接材料重點實驗室濟南250014)
摘要:利用聚氨酯改性環氧樹脂是提高環氧樹脂綜合性能的有效途徑,綜述了各種聚氨酯改性環氧樹脂的改性方法。
中圖分類號:TQ323.5文獻標識碼:A文章編號:1672-3791(2008)10(b)-0008-01
環氧樹脂具有很多優點,如機械強度高、粘結力強、收縮率低、穩定性好、加工性能優良等,被廣泛使用于電子材料的澆注、灌封以及涂料、膠粘劑和復合材料基體等領域。然而由于其性脆、不夠強韌、抗沖擊性差,影響其市場進一步擴大,此必須對其進行改性。由于聚氨酯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、優異的耐寒性、彈性、高光澤、耐有機溶劑等優點,而且與環氧樹脂相容性好,目前對環氧樹脂采用的主要改性方法之一就是聚氨酯改性環氧樹脂。在適當的條件下使得兩者形成互穿網絡結構或是半互穿網絡結構,從而達到提高環氧樹脂韌性,同時不降低其強度、耐熱性的目的。由于結構的不同,聚氨酯有很多種。目前用于改性環氧樹脂的有端異氰酸酯基聚氨酯、咪唑封端的聚氨酯、端胺基聚氨酯等等。
胡家朋[1]等人首先合成了端異氰酸酯基聚氨酯預聚體,然后與環氧樹脂混合、固化,制得了聚氨酯/環氧樹脂復合材料,并考察了預聚體含量、不同固化劑對復合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。結果表明,復合材料中含有一定量的聚氨酯,環氧樹脂的沖擊強度、拉伸強度、耐熱穩定性同時得到提高。
何尚錦[2]等人以聚丙二醇PPG1000、甲苯二異氰酸酯(TDI)、咪唑為原料,合成了咪唑封端的聚氨酯預聚體,簡稱擴鏈脲TIEU。利用DSC、粘彈譜儀、沖擊試驗機及掃描電鏡(SEM)等手段對TIEU改性的環氧樹脂E-51/雙氰雙胺(dicy)固化體系的反應活性、動態力學行為、沖擊性能、斷裂面形態結構進行了系統研究。實驗結果表明,改性后E-51/dicy體系反應活性明顯提高,固化反應的表觀活化能由未改性體系的131kJ/mol降至(75~80)kJ/mol。另外與未改性體系相比,經過改性的環氧樹脂體系沖擊強度提高2~3倍,而玻璃化溫度和模量基本不變,沖擊斷面呈韌性斷裂。陳建君[3]等人以聚乙二醇PEG、甲苯二異氰酸酯(TDI)和間苯二甲胺(m-XDA)為原料合成了端胺基聚氨酯(ATPU),作為韌性固化劑形成了環氧樹脂體系。系統考察了該體系的固化過程、力學性能和斷裂面形態結構。結果表明增韌后材料的斷面形態明顯不同于未改性體系的形態,試樣沖擊斷裂面形態具有明顯的韌性斷裂特征。當固化劑ATPU分子量為1237時,改性體系的沖擊強度最高(25.2kJ/m2)比未改性體系提高了2倍。
還有些學者研究了如何用具有特殊結構的聚氨酯去改性環氧樹脂。